• 首页
  • 医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人才荟萃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党建文化
  • 院务公开
疫情线上的“酷跑者”们,真帅!

南京的疫情,牵动着全江苏人民的心。7月24日晚常州市紧急组队300人,第二天一早就奔赴南京江宁区支援核酸采集工作。

                           衣服湿透最光荣

作为常州三院核酸采集医疗队的队长,小伙子吴斌可谓肩负重任。虽然只是一个20人的小分队,但紧急情况下要操心的事千头万绪。除了每天要准时到队部开会,汇报一天的工作并及时反馈各类问题之外,会后还要立即传达分派工作任务。每次吴斌都把最苦最累的活儿留给自己,他说:“我是队长,身体也棒,我要是扛不住,你们肯定更吃不消。大家放心,我能行!”

三院小分队主要负责东山社区的核酸采集任务,共有6个采样点,其中城南旧货市场是条件最艰苦的。吴斌带领秦科宇、丁仁、胡志邦、谢可人几个小伙子主动承担了这个点的采样任务。由于采样点设在室外,持续的高温闷热,再加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早已汗如雨下。小伙子们咬牙忍着,谁都不服输,脱了防护服还要比一比谁的衣服汗水多,谁就最光荣。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一直支撑着他们坚守在这里。

争先恐后不怕苦

其他点上的队员们看到他们的情况,都心疼地提出要和他们交换。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丁春芬、高璐科护士长在微信中说:我们女生不容易出汗,让我们上!36病区的张秀军副主任更是喊话:我有甲减,不怕热,换我上吧!面对队友们的殷切关心,吴斌始终坚持自己带队驻扎在这个点,他说:“我是队长,有责任保护好我的队友们,还是我们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在这里最合适!”

这支充满着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在队长吴斌的表率和带领下,不言苦不言累,尽心尽责地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全队上下一条心:“多采集一份核酸标本就多排除一份潜在风险,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跑在病毒前面,守护好美丽的大南京!”

                          互帮互助渡难关

在各个采集点上,除了队员之外,还有社区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家并肩作战。作为传染病医院的医护人员,队员们利用自己的传染病专业知识和疫情防控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协助采集点工作人员更加规范、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

他们指导社区将穿脱防护服的区域合理分隔,避免污染;完整演示穿脱防护服正确流程并做好解说;强调必须按照标准流程穿脱防护服,确保没有安全死角。对于大学生志愿者们来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志愿服务,对消毒隔离的知识一知半解。经过队员们在工作中见缝插针地反复培训指导,大家很快掌握了正确实用的防护知识。这群 “战友们”虽然相处时间不长,革命情谊却相当深厚。

温暖互动慰人心

不仅如此,各采集点来做检测的居民们也时刻关心着队员们。一个小女孩和妈妈采集完后,偷偷给每个队员塞了两根碎碎冰,害羞地说,“叔叔、阿姨,你们太辛苦了!赶紧吃点碎碎冰降降温吧!”纯真的大眼睛、软糯的小奶音,这一刻大家的心都柔软了起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也再次变得无比清晰。

就算完成工作回到宾馆,队员们也没有闲着。内科科护士长丁春芬教宾馆的保洁阿姨七步洗手法,还为她普及疫情防护知识。“学员”学得特别认真,每一步都要请“老师”指正,学成后还十分郑重地双手合十向“老师”表示感谢。

前方队员忙得热火朝天,后方“家人们”也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工作和身体状况。三院党委书记马明珠、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张艳经常在群里询问大家的身体情况,多次嘱咐队员们一定要劳逸结合、保重身体,有任何需要在群里直接说,医院会尽一切所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有如此贴心的三院大后方保障,队员们更是充满了动力!

这些疫情线上的“酷跑者”们,正在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和新冠病毒赛跑,默默用双手撑起一片干净明朗的蔚蓝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