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人才荟萃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党建文化
  • 院务公开
凝练团队,熔铸精神,疫情让我们更强大!

夏日的骄阳没能把新冠病毒禁锢住,7月底新冠变异株Delta病毒悄然袭击了南京禄口机场。为了尽快消灭这个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敌人,7月24日晚,常州市卫健委接到了增派300名医务人员支援南京的通知。

随后,常州三院职工的手机上收到了医院转发的增援信息。半小时内,就集结了一支以党员为主的20人核酸采集小分队。同时,医院相关职能科室连夜筹集防护物资、生活用品,为此次支援南京提供了有力的后方保障。正所谓人同心,则力同向;力同向,则战必胜。这场战疫一开局,大家就充满了士气!

7月25日下午1:30,六辆满载常州力量的大巴车抵达南京江宁东山社区。透过车窗,能看到核酸采集点已经排起了长队。三院小分队不顾舟车劳顿,快速投入到紧张的核酸采集中。他们知道:早一分钟采集,就能早一分钟出报告,就能早日解除老百姓心头的焦虑和不安。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突击队。工作时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是他们采样的准绳。一人一采一手消,十人一管换手套,桌面污染及时用酒精消毒,采样后及时将试管拧紧……每一个细节都做的一丝不苟。此时的他们,就是战场上的侦察兵。为了确保每一份标本合格有效,每次采样都要叮嘱居民深吸气发“啊”声,充分暴露咽部后再精准采样。这份细致和严谨,是平时严格训练、反复演练的成果。

由于各采集点大多是临时改建的,队员们就利用换班休息时间,与当地医疗队沟通,优化流程:防护物品按穿戴顺序放置,提高穿戴速度;根据实地情况将区域微调,最大限度把污染区与清洁区分开;志愿者消毒隔离知识薄弱,队员现场教授……这些细枝末节,体现的是团队的精神和态度,而这也正是一支优秀团队必须具备的素质。

这是一支目标一致的突击队。面对高温和疫情,队员们都争着去工作量大、条件艰苦的室外采集点。每次出任务前,都要相互鼓励,队长吴斌更是反复叮嘱大家要劳逸结合,防止体力透支,多补水、不要硬扛。休息时,队员们自觉学习,线上了解Delta病毒相关知识及最新进展,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在与南京人民风雨并肩、携手战疫的20天里,这支20人小分队和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居民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拦截病毒的铜墙铁壁。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专业高效的工作技能,助力江宁区东山社区迅速摸清了疫情的底数,最终实现了“两天一轮”的筛查速度,顺利完成6轮大规模核酸筛查,采样近8万人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这20天里,队员们展现出了逆行担当、不负重托的抗疫意志,始终以“时刻准备着”的姿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与病毒赛跑,在抗疫路上勇往直前。党旗在每个采集点的上空高高飘扬着,在13名党员的带头引领下,3名发展对象向党组织作了思想汇报,4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优秀团队的力量再次得到了彰显!

8月13日,三院突击队一行20人,圆满完成任务,随常州医疗队安全回到常州,在这次抗疫大考中,书写了满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