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送暖,万物更新,在城市“苏醒”后常州三院的各科室也按下了启动键,开始有序正常接诊。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镜头记录下常州三院复工的十二个时辰。
子时:(23:00至凌晨1:00)
病房的夜晚很安静,值班的医护人员却没有一丝松懈,依然全神贯注的投入工作中。任何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慎独的工作态度,是我们每一位医护工作者的素养。给患者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让他们顺利康复,是大家一致的目标。
丑时:(凌晨1:00至3:00)
静谧的夜,伴随着大多数人的沉睡和甜梦。就在此刻,一辆救护车刚将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送到医院急诊科。医生护士迅速有序地开展抢救。无数次的配合练就了专业高效的抢救技能,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寅时:(凌晨3:00至5:00)
没有了白日的喧嚣,此刻的病区是安静祥和的。值班护士仍然精神抖擞,提着手电筒,巡视着每一间病房,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安全。透过黑夜的这一束微光,看到的是我们三院护理人执着的坚守、高度的责任,更折射出南丁格尔的崇高精神!
卯时:(凌晨5:00至7:00)
忙碌而崭新的一天由此拉开序幕,保洁阿姨这个点就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在这特殊时期,保洁消毒工作尤为重要,每一间诊室、每一个角落都不能疏忽。做好开诊前的卫生保障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安全的就医环境,同样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辰时:(早晨7:00至9:00)
清晨的微风送来甜甜花香,明媚的阳光传递着希望和梦想。此时,医生们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骨科门诊,王文俊主任正在接待一名脚扭伤的患者。宁愿自己半蹲半跪着为病人检查病情,也不麻烦病人多挪动半分,这种时刻为病人着想的敬业精神体现在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之中。
已时:(上午9:00至11:00)
疫情期间,一部分重症眼症尤其是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眼科开诊,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带来了光明的希望。病人多、手术多、节奏快,疫情防控要求下的各项环节措施一个都不能少。测量体温、每间病房配备消毒液、确保病人就诊的安全距离、填写疫情摸排调查表、陪客管理等等,这些都是比平时多出来的工作量。但所有人都在忙碌中认真严格执行着每一条措施,疫情面前容不得一丝懈怠。
午时:(上午11:00至13:00)
无影灯下,他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相距百米之外便是医院的食堂,但此刻手术室的医护们,却无暇顾及吃饭这件事。365天之中,没有几天能准时吃上午饭或晚饭,大家早已练就了适应手术室工作性质的“铁胃”。靠着这份不同寻常的责任和担当,换来了生命健康的希望。“我宁愿多等病人,也不愿意让病人多等我一分钟。”
针灸推拿科周国富主任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30年来,他每天坚持提前开诊,忙到中午一点钟左右吃饭是常有的事。老病人都知道,不管多忙,对于他们的询问,周主任的解答总是耐心而又幽默。指尖的传奇故事,就蕴藏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
未时:(下午13:00至15:00)
视光门诊恢复诊疗第一天就接诊了150个患儿。眼科陈云医师说:“基本上检查的患儿视力都有明显的下降,屈光度检查基本呈近视状态,大多数患儿需配镜矫正。”疫情让孩子们只能在家通过网课进行学习,在这种新的学习形势下,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眼措施也亟待推广普及。
申时:(下午15:00至17:00)
下午这个时间段是进行健康宣教的黄金时间。内分泌科主管护师张丽华此时正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宣教,通过宣教手册、宣教模具、再针对病人的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有效的沟通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宣教的有效性和病人的依从性,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随着疫情防控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整体形势不断好转,体检中心工作也全面恢复。下午三点,一位小伙来取体检报告。接过他的入职前体检报告单,医生告诉他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小伙子开心的笑了。在家休息了太久,能踏上工作岗位的确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酉时:(下午17:00到19:00)
已经过了下班时间,许锁保主任、陈英杰医师和洪雪梅护士还在病房与患者交流。近日,普外科收到一名工地高处坠落伤患者。经过积极的手术、止血抗感染对症治疗,小伙子今日撤除胃肠减压。病房里,重获新生的小伙子对医护团队连连道谢,称赞医生精湛的医术和护士们细致入微的护理。门诊患者已陆续离开诊室,中医科药剂师们步急心不乱,手稳调剂忙,抓好今天最后一剂药,才可放心下班。在这特殊时期,中医药这一民族宝藏也在处处发挥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护佑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戌时:(晚上19:00到21:00)
刚吃过晚饭,神经内科蒋春医生收治了一名患者,在做运动评估。“来,大爷,胳膊伸直像我这样上下翻转”。“来,手这样比一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病人居多,和他们进行沟通需要极大的耐心,一套检查连教带讲,至少需要二十分钟的时间。但蒋春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讲话语气也亲切和蔼,看不到一丝不耐烦。
亥时:(晚上21:00至23:00)
夜幕降临,住院大楼已经安静了下来。守在一楼的保安大叔仍然在执勤,一丝不苟地查看着陪客证、测量着每一位入楼人员的体温。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同时还要做好解释工作,避免误会和不解。虽然不是直面患者,但这份守关的工作责任重大、不容小觑。
太阳总会出来,花儿也总会盛开。久别重逢后,我们才懂得,曾经的喧嚣也是一种珍贵;那些曾习以为常的点滴,便是对岁月静好所有的期许。常州三院的十二时辰,承载了更多的日夜兼程,用专业和责任,守护着每一个值得尊重的生命。从清晨到日暮,从深夜到晨曦,莫负光阴,为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