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饱受新冠疫情蹂躏的2020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马拉松作为其中一项非常受欢迎的长跑运动,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长跑运动爱好者参与。金秋十月,天高云淡,常州西太湖边迎来了今年的半程马拉松赛。这里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人文设计的环湖跑道,贴心周到的赛事服务,成为吸引广大马拉松爱好者们的重要因素。
在成千上万的参赛者之中,有这样一群拥有双重身份的特殊选手。他们既是跑步达人,也是护航使者。他们不仅在赛事中磨炼意志、释放压力,同时还肩负着随时提供医疗救助、保障选手生命安全的重要使命。说他们是隐藏的“C”位跑者,毫不为过。热爱长跑的小伙伴们,快跟着我一起走近他们,看看他们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才会成为特殊跑者。
谈芙蓉:常州三院呼吸科主任,西马医护跑者
“我08年开始跑步,不仅可以减肥,也可以让我显得年轻、更有活力,我已经坚持跑步12年了。”在新冠疫情中独当一面的谈芙蓉说在工作中保持旺盛精力还得益于每年跑1500~2000公里,已经连续参加了三年常马的十公里跑的良好记录。哪怕在疫情期间,驻守医院的她依然没有忘记运动,在办公室坚持每天跳绳锻炼。“作为一名医护跑者,跑出健康生活是我的理念,任何时刻把患者包括比赛选手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也是我的职责所在。”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今年的西马,谈芙蓉依然作为医护跑者加入队伍,为选手们保驾护航。
许桢:常州三院呼吸科主治中医师,西马医护跑者
看到现在的许桢,你难以想象以前他曾经是个190斤的大胖子。“我27岁开始就有高血压,吃了7年的降压药,有脂肪肝,而且重度肥胖。”从2014年到现在,许桢已经坚持跑了6年。成功从大胖子逆袭成帅小伙的许桢,不仅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更是如愿加入了医护跑者团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价值。“跑步是一个能培养自己坚持品格的运动,在跑步中,你可以思考很多问题,思考的时候不知不觉跑了很多路,不会感觉非常疲乏。医护人员高强度的工作,也需要我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能为西马贡献一份力量,我很荣幸。”
卞敏凯:常州三院骨科副主任,西马医护跑者
面前这个精神奕奕、谦逊帅气的小伙子,不告诉你年龄的话,说他是个大学生你肯定信!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常州三院骨科副主任。78年的卞敏凯,在工作中也是认真负责、充满干劲。说起长跑的初衷,向来就热爱生活的他直言,“医务人员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跑步是一种健康的减压方式,可以让我时刻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也磨炼了意志,让我的生活更自律。”在马拉松赛事中碰到参赛者磕碰受伤的事件,作为骨科医师的卞敏凯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就能发挥大作用。正确搬运伤者、现场处理伤口,在工作以外的地方依然非常有用。“既锻炼了身体,也帮助了他人。今年的西马,我依然在。”
顾曦:常州三院消化内镜科主治医师,西马医护跑者
2018年开始加入长跑队伍的顾曦,是常州三院消化内镜科的一名主治医师。在一次医院体检中发现自己有脂肪肝,于是开始了消灭脂肪肝的长跑之路。长跑一年之后,他的脂肪肝已经完全消失了,但坚持长跑的好习惯却延续了下来。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战中,他坚守在抗疫最前线的负压病房69天。作为龙城“最美抗疫先锋”,他把坚守到底的抗疫精神也放到了长跑中,“发扬拼搏精神,努力争取完赛”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今年入选常马医护跑者的顾曦,对自己的“新身份”倍感自豪,“能够在锻炼自己的同时,让更多人在参与跑步赛事、享受运动快乐时多一份安全保障,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这群来自常州三院抗疫最前线、接受过新冠疫情洗礼、助跑“西马”的医护选手们,在长跑运动中不仅收获了健康的身体,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也为这项长跑运动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用另外一种方式体现了不一样的马拉松精神,响应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强体医融合的号召,起到了医者带头跑,全民共健康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