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人才荟萃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党建文化
  • 院务公开
理解+包容,没什么战胜不了!

8月12日晚23点左右,我收拾完回常州的行李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此时手机短信连响了几声,我拿起手机一看,是南京江宁区东山社区医院的张银丽、崔乃霞老师以及连日来和我搭档的南京卫校志愿者唐阳发来的送别消息。一一回复完她们的消息,我的内心早已波澜起伏。

回想起和她们携手奋战的二十个日夜,酷热、疲惫、委屈也都一一经历过,好在大家互相照应、守望相助,顺利完成了任务。而这次难忘的经历,也必将珍藏于我的记忆深处。

理解+包容,没什么战胜不了……

记得8月2日是我来宁支援的第9天,此时的核酸检测已经进入到了第三轮。高温闷热、连续作战、疲劳想家都没能打倒我。此时的我,是个斗志满满的“女超人”,一心想着顺利完成任务,不辱光荣使命。谁知那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深刻领悟到理解和包容的力量,在特殊时期显得多么重要。

我被分配的工作点是江宁区万达2号门,这个点人流量多、工作强度大。我和当地志愿者临时组成二人小组,他负责录入个人信息,我负责采集咽拭子。连续工作几小时后,我的衣服早已湿透。看着长长的队伍,我就想动作利索点再多采集一些。这时,一位70多岁的阿婆扶着一位大爷蹒跚来到我面前。我让老人赶紧先坐下。登记好信息后,我像往常一样指导大爷张嘴发“啊”声,一连说了3遍,大爷没动静,于是我又提高音量引导他张嘴,他还是毫无反应。阿婆见状,在一边耐心地引导大爷,大爷果然听话张嘴了。

经过多次培训和上几千份样本采集,我的动作早已非常娴熟。没想到的是,大爷采集完后,忽然用手指着我并呵斥到:“我的喉咙这么小,你干嘛一直掏?”我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没和大爷争,而是招呼阿婆坐下来给她采集。大爷见我没回答他,火气上来了,嗓门更大地嚷道:“掏了一边干嘛还要掏另外一边,你怎么搞的?到底会不会做事!”听到吵闹声的保安大叔闻声而来,阿婆也赶紧安慰大爷,并不断地给我使眼色。此时又累又冤的我,顿时觉得自己特别委屈。心里想着我是来支援你们的,完全按照流程做,这个大爷为什么这样不讲道理……可是看到还有那么多居民在顶着大太阳排队等候,我想还是算了,这点委屈不算啥,还是赶紧做核酸采集最重要。

我手脚利索地给阿婆采集完,大爷和阿婆被保安大叔送了出去。阿婆边走边回头,双手合十向我一再道谢,并且用手指了指大爷,又特意指着他的头部。这时我猜出了大概,大爷可能是阿兹海默症患者!后面排队的人群见状后也不停地安慰我说:“丫头,辛苦了!你别往心里去啊,他有老年痴呆症!”

这一刻,我忽然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和老人发生任何争执。看着他们蹒跚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浮现的是自己的父母和家里的老人。衰老和疾病都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当我们老了,能否得到多一点理解和包容、能否依然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理解并善待这些老人,等我们老了,也一定能感受到这份美好的回馈。

看着眼前这些担心我受委屈的普通居民,我忽然深刻体会到了他们的心情。周围的小区一个一个被封,他们出现紧张、恐惧、压抑等情绪都是正常的应激反应,我们作为工作人员,除了要尽快做好核酸采集,还应该照顾到他们的情绪,给他们信心和勇气,大家携手并肩一起挺过这场疫情。此刻的我,真正体会到了何谓责任、何谓使命!

疫情爆发之后,身边的党员更是挺身而出,始终奋斗在一线,坚持做“最美逆行者”。我也更加坚定了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