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人才荟萃
  • 就诊指南
  • 科室导航
  • 科研教学
  • 党建文化
  • 院务公开
您的位置:
《教研室管理制度》(节选)

一、 教学组织

1.教研室根据医院科教科下达的教学任务,组成教学组,负责教学工作的实施。承担教学的教师,应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审核教师资格。

2.教研室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制度及实施计划,通过集体备课、检查性听课、课后分析、评教评学、考试考查等方式,经常检查教学效果,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师资水平。

3.教研室和教学办应密切配合,积极协作,共同组织好学生学习。教师应通过课堂讲授、课间见习、临床实习、考试等教学环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4.教研室指定专人负责见习、实习指导,批改作业、指导课堂病例讨论、答疑、考查、考试、评卷工作。教学组的教师应与教学办及学生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出改进措施。

5.教研室应加强自身建设,根据不同专业、层次,编制所用教材目录,编写辅助性讲义或实习指导;提出教研室建设规划,充实教学需要的模型、图表、照片、教学素材及电教教材,并使之规范、配套,满足教学需要。

6.教研室必须健全教学档案。将历年来的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表、进度表、实习计划、轮转表等)与教学总结、教材、考题、考试成绩、教学文件、会议记录本及教具等整理归档,供教学检查之用。此项工作由教研室教学秘书负责。

二、 教学准备

1.教研室在教学间隙(无教学任务)期间,应根据本教研室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总结教学经验、收集教学病例、培养师资、提高授课能力,进行有关教学研究等工作。

2.教研室应于开学前两个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计划,拟定本课程实施措施和教学进度表。并由教学秘书和教学办具体安排讲课与实习或见习课,包括四定:定时间、定节次、定内容、定教师。

3.教研室应于开课两周前,通过班主任或学生干部,了解教学对象(学生)情况,包括学生来源、思想情况、入学成绩、外语水平、前期课程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

4.教师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四备”(备内容、备方法、备对象、备教具),写好教案。

5.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组织集体备课,组织新授课教师试讲,资深教师讲授新内容和示范教学的预讲。

6.在开课前,教研室主任应检查教学准备工作情况,参加必要的集体备课与试讲,抽查教案,并保证任课教师有充分的备课时间。

三、 教学实施

1.课堂讲授

(1)课堂讲授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必须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认真精选内容,明确目的,突出重点;概念清楚,观点准确,讲解透彻;思路清晰,推理严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语言生动,板书简明;提纲挈领,做好总结。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智能的培养,重视教书育人。

(2)为了加深学生对授课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同时应将现代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3)教研室应定期组织检查性或观摩性听课、课后分析,及时检查课堂教学效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

2.见、实习指导

(1)见、实习除验证巩固所学理论、学习和掌握临床基本技术操作外,还必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医疗作风。

(2)指导见、实习时,必须切实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三统一”,即目的要求统一、基本内容统一、基本操作统一。

(3)见、实习时,要充分发挥带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员要言传身教,管思想、带作风、传技术。力求做到:态度严肃,组织严密,要求严格,操作正规,秩序良好。

(4)见、实习结束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求学生书写报告或病历。报告或病历记录要真实、完整、简明、按时完成。带教教师应认真批改,书写不合格的应责令重写。

3.复习、考试

(1)在课程结束后,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进行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地复习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学能力,考核学员学习成绩,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

(2)考试形式:可分别采用笔试、口试和操作等方式。

(3)实行教考分离。辅导教师只进行答疑,不得透露考试内容。试题须经教研室主任审定签字后,按试题保密要求送印、保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利用题库进行考试。根据大纲要求,难易适中,既要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又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成绩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课程考试完毕后,教研室应根据拟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组织教师集中评卷,进行考试分析。

4.教学总结工作

教研室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应进行教学总结。着重总结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及使用教材的情况。分析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制定改进措施,并详细记录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学生对本教研室的评价,整理好教学文书、资料档案和教具等。